当前位置: > 关于我们 > 基督教教会医疗简史

基督教教会医疗简史

 

基督教教会医疗简史

基督教问世后的头三个世纪里,基督徒常常遭受残酷的逼迫,基督徒所能做的主要就是发现病人时就地照料,很多时候也把他们带入自己家里。公元313年《米兰敕令》发布后,尤其是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击败东部罗马皇帝李锡尼后,基督徒能够对关爱患病之人和垂死之人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与精力。因此,325年在尼西亚召开的基督教会第一次主教特别会议规定,主教要在每一座有教堂的城市建造一个收容所。早期基督教的很多医院或收容所最重要的功能是看护、治疗病人,但它们也为贫穷人避风遮雨,为基督徒外乡人提供住宿。这些医院被称为“救济院”,是根据基督要关心身体有疾病之人的命令,根据早期使徒关于基督徒要款待外乡人和客居者的诫命创建起来的。

第一座医院是369年有凯撒利亚的圣巴西尔在卡帕多西亚建立的。医院里面有为医护人员所用的房屋,有作坊,有技工学校等。病人在恢复期间由康复机关和作坊帮助他们学一门无需特别技术的手艺,这些单位的做法格外显示了人道主义的意识。

基督教医院的建设一直在继续。东方教会的教长圣克里索斯托在公元4、5世纪之交在君士坦丁堡建了数所医院;圣奥古斯丁(354-430),北非的希波主教,为在西方增加医院做了大量工作。懂了到了公元6世纪,医院也成了修道院的一个常规部分。这样,6世纪中叶时,基督教世界大部分地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医院都已稳健地建造起来。时至公元750年,基督教医院,无论是作为独立机构,还是附属于修道院,其已从欧洲大陆发展到英国。这时,意大利的米兰城建立了一家专门护理弃婴的医院。 

基督教医疗医疗护理:基督教的一个创新

当基督徒建立起医院时,有必要使病人得到护理。在早期基督教医院里的护士通常都是由寡妇、女执事和未婚女性担当。中世纪时,修士、修女们承担了大部分的护理工作。12世纪时,圣约翰医院骑士团这个十字军团的军事组织,在耶路撒冷招募女性担任护士,照看麻风病人。13世纪时,出现奥古斯丁修女会,这是最早的姊妹护理会。

1854年,南丁格尔来到黑海岸边的克里米亚。在这里护理那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受伤的英国士兵。她安慰他们,替他们写家书;她常常写信告诉战士的母亲,说他们的儿子是紧握着她的手死去的。和早期那些护理病人与垂危之人的基督徒一样,她毫不考虑个人安危,将生死置之度外,当她完全将自己置身于各种致命的传染病之中时,她身上所折射的正是耶稣基督怜悯的光辉。

基督教医疗红十字会

让·亨利·杜南特(Jean Henri Dunant,1828-1910年),是日内瓦的一位金融家之子,他竭力向不幸的人传播人道主义帮助。1859年,杜南特在意大利争取国家统一的索尔费里诺(Solferino)战役中,目睹了伤病员的惨况。五年以后,他与四位朋友,以及来自16个国家的24位代表,组成了国际红十字会。

杜南特的基督教信仰促使他建立一个能够安慰在战场上受伤士兵并为他们包扎伤口的组织。是他的信心让他选择了基督教的十字架——基督受难、救赎的象征,作为这个新组织的标志。这个象征——染成红色的十字架,今天被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一致公认为怜悯与爱的象征,无论是战时还是和平时期。

1876年,穆斯林国家土耳其接受了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理念,把基督教的象征改成红色的新月。这样,红色新月不仅仅源于红十字,而且也表明“穆斯林不经意地承认了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项人道主义运动背后的推动力——耶稣基督”。

 
基督教对中国医疗事业的影响

基督教医疗中国教会医疗事业

早在1834年美国派遣一个传教医生伯驾到中国来活动之前,基督教差会就确认要把医疗事业“作为福音的婢女”,也就是说利用医药作为在中国推行文化的方式。1900年以前,教会在华医疗事业的规模一般都很小,数量也不多,通常都是附设在教堂里的诊疗所,即使是正式医院,收容能力也极为有限。属于法国天主教系统的一所最早设立的医院是天津的法国医院,1845年创立,属于法国天主教会的比较著名的医院有1882年在江西九江开设的法国医院、1890年在江西南昌开设的法国医院、1894年在青岛开设的天主堂养病院,另外还有数十处小型诊所。由基督教医药传教会所属的医院及诊所在1900年以前共约四十余所,大部分为小型诊所,分布在广东、广西、浙江、江苏等地。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传教士更加注重发展医疗事业,除对原有的医院扩大规模外,又在各地新设了不少医院和诊所。属于法国天主教系统开设的新医院较为著名的有1901年在昆明开设的法国医院,1905年先后在重庆、广州开设的仁爱堂医院和韬美医院,1906年在青岛开设的法国医院,1907年在上海开设的广慈医院,1929年在南昌开设的法国妇幼医院和1935年在上海开设的普慈疗养院共约十余所。其中以上海广慈医院规模最大,有六百五十张床位,后来又陆续扩建增至约九百五十张床位。

传教士在中国举办医疗事业在客观上曾把西方的医术和西药以及近代医院制度、医学教育(包括护理教育)传入了中国。在1846年跟随美国教师布朗到美国留学的学生之一黄宽在美国高中毕业后即前赴苏格兰,他考进了爱丁堡大学医科学习七年西医,于1857年回到广州在博济医院行医,成为中国第一代西医。从1862年起,黄宽参与了该院培养中国学生学习西医的教学工作。1866年起,该院成立了南华医学校,成为最早有系统培养西医的教会医学校。1899年由加拿大长老会在广州开设了夏葛医学院。进入二十世纪后,在华主要教会大学都先后设置医学院,多数教会医院都附设护士学校,中国大部分西医人才都出自教会医学院校。 

 
基督教医疗知名医院举例

澳门的眼科诊所和广州的伯驾医院是传教士最早在中国建立的医院。1838年2月,以推动医学传教为宗旨的专门机构中华医学传道会(TheMedicalMissionarySocietyinChina)在广州成立,它导致一大批医学传教士涌人中国,这些传教士在他们可以立足的地方都首先建立起医院或诊所。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这类诊所和医院推广到香港和上海、福州、厦门、宁波等东南通商口岸。1860年以后,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传教士获得到中国内地活动的许可,这类诊所和医院被推广到整个沿海、沿江和广大的中国内地。

1850年,中国至少有10处这样的场所,1889年有61所,1915年,达到330所。1937年,在华英美教会医院共300所,小型诊所600处。1949年,中国有教会医院340多所。

北京协和医院

约翰·洛克菲勒是二十世纪初享誉世界的石油寡头。这位美国富商不仅是一位生意人,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在他发迹以后,他身边的一位高参建议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洛克菲勒最终决定投身到这项名利双收的事业中,他说:“我相信这是一个宗教人物,公平诚实地去赚你能赚到的钱,尽可能地攒住钱,然后尽可能地给出去”。

洛克菲勒先后三次派出考察团来到中国,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权衡,他们将注意力锁定在了医学上,特别是公共卫生和医学教育及研究。最终,洛克菲勒基金会决定在北京成立一个医学机构。1915年,他们以20万美元的代价购得了教会性质的北京协和医学堂的资产,将所学校重新命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基金会还购得了老协和附近的豫亲王府的房产,并由美国设计师柯立芝(Charles A. Coolidge)在王府原建筑的基础上修建协和的校园。1921年,协和医学院正式举行开学典礼。协和医院则是协和医学院附属的一座医院,是目前我国最著名的医院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协和已经成了中国医学界的代名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1844年,基督教伦敦会在上海开办了一所教会医院,称为“中国医院”,这是上海最早的一家西医医院。

仁济医院三十年代新建的大楼为七层,钢混框架结构,外墙用褐色面砖砌筑,内部格局初现综合性医院的雏形。一二层设有门诊、药房、病室,三四层有教学用课堂、手术室,五层有男医生宿舍、病房、辅助室,六层是护士和女医生宿舍、外国医生宿舍,头等病房。

整个医院装有暖气设备,手术室有五间,洗手开关采用脚踏控制式。建筑内部装饰考究,门用胶合木板,窗采用钢窗,病房及宿舍地板采用硬木地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本世纪初,法国天主教江南教区为了扩大影响,决定在上海建造一座医院。教会强圈了位于法租界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160多亩的土地,并于1904年开始筹建。首先建造了四幢两层楼房子,一所供修女、一所供职工、二所供病人之用。教会委托仁爱会修女管理该院,这些修女多来自法国,均有护理经验。

1907年10月13日医院举行落成典礼,为了迎合中国人,医院取“广为慈善”之意定名为广慈医院,对外的正式名称是圣玛利亚医院。最初时门诊病人主要由修女施诊给药,只设有内外科,两名医生。1908年,医院动工修建一座病房楼,高二层,取名“圣味增爵”楼, 作为贫苦男子的病房。1910年另设小病房一所,专收法租界看守所“病犯”。1914年,震旦大学开办医科,以广慈医院为实习医院。

天津市口腔医院

1875年,伦敦会传教士马根济(John.Kenneth.Mackenjie)受教会派遣来华传教。他先来到了汉口,在一所教会医院内担任医生。1879年3月12日,马根济受命来津接办和主持基督教伦教会医院的院务。

民国年间,居住在天津租界内的人数剧增,伦敦会计划扩建位于海大道的医院。1923年,通过各方捐款和英方的庚子退款,医院的扩建终于开始动工。大楼由永固工程司的可克(Cook)及安德森(Anderson)设计。为了表彰马根济为天津西医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医院更名为马大夫纪念医院。抗战胜利后,天津卫生局接管该院,称临时第一医院,并于当年归还伦敦会。解放后,医院由人民政府接管,1953年,更名为天津市立人民医院。现为天津市口腔医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公济医院是一家天主教会主办的医院,开办于1864年,院址位于法租界外滩科尔贝尔路,定名为“General Hospital”。1953年1月1日,正式改名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基督教医疗中国教会医院列表

1、1835年广州眼科医局后改为广州博济医院(现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中国第一间西医医院)

2、1844年上海仁济医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3、1866年上海同仁医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4、1877年苏州公济医院(现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5、1883年苏州博习医院(中国最早使用X光机医院,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1883年济南共和医学校(现为齐鲁大学医学院又称齐鲁大学医科)

7、1885年北京道济医院(现为北京市第六医院)

8、1890年,济南华美医院与医校(现山东大学附属医院)

9、1898年,广州花地精神病医院(中国第一所西式疗法精神病 医院,现为广州市脑科医院)

10、1903年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现为上海第二医学院)

11、1905年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12、1906年,协和医学堂(北京协和医院,协和医学院前身,由5个教会合作开办,19 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收购,解放军301医院前身)

13、1907年由传教士组织的中国红十字会救助中心 (上海华山医院)

14、1907年上海圣玛利亚医院(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5、1900年普仁医院(现为北京市普仁医院、无锡市普仁医院)

16、1913年泸州福音医院(现川南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17、1914年湘雅医学校(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18、1919年山西川至医学校(现为山西医科大学)

19、1926年宏恩医院(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20、1928年汉口协和医学堂(现为武汉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汉口协和医院)

药林怪人

药林怪人,发明创新,技术转让,绝技培训……